购买和使用义乌手机 消费者需要注意啥?
选购手机要谨慎
随着重庆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一个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被催生落地,随之而来的手机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购买和使用手机时,消费者往往会忽略许多相关细节,导致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麻烦。近日,记者梳理出几个消费者反映较为集中的现象,帮助消费者远离消费误区。 现象一: 重庆手机专卖店-电池不经用只好换手机 案例:今年国庆期间,市民方先生花费了近2000元在市区某手机卖场购买了一部新手机。原来,今年年初,方先生就已发现自己的诺基亚2630手机的原装电池待机时间短,想换一块原装的诺基亚适配电池。没想到,经过打听后,自己原来的手机已经停产,厂商和经销商都没有原装电池卖。于是,方先生不得不购买杂牌电池,与原装电池交替使用。可是,经过长时间使用后,方先生发现安装在手机上的杂牌电池时常会松动,导致手机会在不经意间关机,影响正常使用。所以,方先生不得不考虑换部新手机。 调查:在了解方先生的情况后,市区新民街某手机卖场的销售人员表示,目前诺基亚这款手机是两三年前的型号,现在市场上已经逐步淘汰,即使能够购买到原装电池,价格也较高,所以,他才建议方先生换一部新手机。当记者询问有没有同款诺基亚适配电池时,该销售人员表示虽然有,但肯定没有原装电池好。 记者点评:电池不经用,是不是就必须换手机?在走访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像方先生这样遭遇电池不经用而更换手机的用户较为普遍,明明手机完全可以正常使用,却因为电池的原因,不得不再花钱换一部新手机,从经济方面考虑未免显得有些不划算。面对这样的情况,消费者应该怎么办?是购买杂牌电池还是换部新手机?其实,消费者不仅在购买手机时需要睁大眼睛,购买信誉和品牌口碑好的手机,同时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经专业人士介绍,手机电池的寿命长短与消费者购买手机后的初始充电方法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在购买到新手机,并确认原装电池封口完好、未经使用后,消费者应将原装电池安装入机并开机,待电池正常消耗完毕后,使用直充数据线对手机充电12小时,再次消耗完电量后,再次关机直充12小时,如此反复可以有效保养电池,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平时使用过程中,消费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便携式充电器对电池进行充电,也应该尽量避免反复摘取下电池导致电池松动,影响电池使用寿命。 现象二: 重庆手机专卖店-手机不好用不予换机 案例:前不久在市区某诺基亚专卖店购买下上市的诺基亚音乐手机——X3-02的陆女士颇为郁闷,因为在购买手机后的第二天她便发现自己对该手机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很不适应,对手机无法使用手机QQ、出现的死机、读取内存卡失败、触摸屏按键失灵等现象大为苦恼。随后,她和朋友一起到该手机卖场希望能更换另一款手机,但销售人员表示,更换手机需要到售后维修中心进行检测,并出具手机质量报告,如果不是质量问题不予更换。 调查:记者从陆女士购机的诺基亚专卖店获悉,陆女士购买的这款诺基亚X3-02是诺基亚的款键盘加触控的3G音乐手机,对于长期习惯使用全按键手机的消费者来说需要一段适应期。同时,根据他们的一贯手机“三包”做法,只要不是手机内部质量,都不能换机。针对陆女士提出的手机问题,他们表示,陆女士的手机是上市的手机,目前还没有相适应的手机QQ版本,手机出现死机、触摸屏按键失灵等现象是由于手机需要升级的原因,他们建议陆女士将手机拿到诺基亚售后维修点进行检测,让维修人员解答陆女士的疑问。经过维修人员检测后,陆女士的这款手机确实没有任何内部质量问题,维修人员表示无法出具质量检测报告,建议陆女士将手机升级后再试试。陆女士再次到专卖店协商时,销售人员表示,若手机没有质量问题,该店没有理由把手机寄回原厂掉换或维修,如果同意换机就意味着下一位顾客买到的是陆女士使用过的手机,这样对别的顾客不公平。无奈之下,陆女士最终同意先使用一段时间。 针对此类情况,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各大通信卖场商家都十分明确“三包责任”,大都能按照“三包承诺”自行处理和解决消费者遇到的购机问题,除非商家对消费者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无条件换机,否则若不是手机质量问题,商家有理由不换机。 记者点评:大多消费者尤其是女性,在购买手机的过程中总会比较注重时尚、前卫的手机外观,而忽视了使用的便捷性和舒适性。他们往往在销售人员的极力推荐和大肆宣传下怦然心动,仓促购买下手机,等到拿回家细细研究后才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应新购买手机的操作方法和使用功能,于是“新宠”立刻变成了通信生活的“麻烦”和“累赘”,也让自己陷入了尴尬境地,这又是何苦呢?其实,在购买手机前,消费者就应该下足功夫充分了解自己想要购买手机的品牌、款式以及功能等详细信息,在选购过程中应该明确自己的购买意向、货比三家,做到理智、诚信消费。当然,在对自己所要购买的手机的价格、行情、标配等有充分把握的前提下,选择正规商家进行砍价自然也就相当轻松容易了。 现象三: 重庆手机专卖店-手机“中招”免费主题不免费 案例:为了能让自己购买的新手机更加与众不同,在朋友面前更加亮眼,市民朱先生近日特意从网站上为自己的新手机下载了10多款“免费主题”,打算储存在手机里面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时更换。殊不知,朱先生下载的这10多款“免费主题”竟是“温柔陷阱”,当朱先生一一打开主题尝试安装后,竟然被扣费10多元却浑然不觉。 调查:如今手机的普及早已超越了电脑,成为使用频率较高的通讯设备。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出,各种比电脑上的恶意软件更“毒”的“手机流氓收费插件”也日益兴盛起来,很多手机用户登录手机论坛和网站下载手机主题、游戏以及一些应用程序后,一不小心就会掉入巨大的“收费陷阱”,手机话费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被狠狠“吸”光。据了解,这些带有恶意收费插件的主题或软件会在手机中添加一些增值服务程序的图标以及网络书签,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不小心运行的话更会直接导致手机扣费。此外,有的插件没有任何收费提示,而是在安装软件的过程中后台运行,写入手机启动项并向预先设定的付费号码发送短信,连接网络订阅付费服务,从而给手机用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我们究竟能如何避免“收费陷阱”,放心安装下载的手机资源? 据专业人士介绍,一般来说,只要能上网和支持Java的手机都可能感染“收费插件”,而诺基亚的S60智能手机更是“重灾区”。对于普通的手机系统而言,因为一般只支持Java格式的软件,所以预防收费插件比较容易。用户只需要在运行软件前,将手机情景模式设为“飞行模式”,或者将“数据通讯”选项中的“网络连接”和“信息服务”设置为“不允许”。总之,只要切断网络连接,然后确定相关手机软件中无“收费插件”,再恢复原来设置即可达到预防目的。对于S60智能手机来说,用户可以通过检测的方式来预防“收费插件”。比较常用的方式有:1、在安装各种网上下载的资源前,合理地运用电脑工具对资源做个安全体检,可以有效地帮助用户减少收费插件陷阱;2、使用专门软件解压SIS文件,并观察其中有无可疑文件,便可让“恶意插件”现身”;3、使用网络在线免费检测法(这里推荐一个免费在线检测手机恶意插件的网站Mo110:www.mo110.com),就可以为SIS文件验明正身;4、警惕典型的“收费插件”文件名(如Theme.exe、Btser.exe),将这些可疑文件删除后,重新打包SIS文件,再放入手机使用。 记者点评:下载精美图片、手机主题、应用程序到自己的“爱机”,张扬自身个性和品位无可厚非,但恶意的收费插件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我们袭来。在华丽的外衣包裹下,如何识别他们的真实面目着实让人头疼。其实简单来想,随着各种通信手段和工具的创新和发展,手机已逐渐变得“无所不能”,当我们下载下五花八门的应用程序后,总会蓦然发现这些应用程序在实际生活中的操作意义并不大,相反功能太多、花哨太多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使手机似乎失去了原来联络通信的“单纯意义”。生活在现代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我们,为何不摒弃那些外在华而不实的装饰品,舒舒服服地享受手机为我们带来即时通信方便和快捷呢?记者 卢雯婷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